2025年是廣島遭受原子彈攻擊的第88週年。
這座曾被戰爭摧毀的城市,
如今以「和平」作為精神核心,
從歷史傷痕中重生。
來到廣島旅行,
不妨安排一日行程跟隨城市的腳步,
走過和平軸線與代表性的景點,
體會從記憶走向和平的旅程。
對原爆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推薦一遊~和平紀念資料館,
資料保留的相當完整。
內容目錄
廣島和平紀念公園
從廢墟到和平象徵 位於爆心地附近的和平紀念公園,
是廣島最具代表性的地標。
重建後園區綠意盎然,
這裡有和平之鐘、和平之火,以及多座紀念碑,
戰爭的傷痕不可能遺忘,
希望世界和平的價值需要珍惜。
走進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時,
常常會遇到來校外教學的小學生們。
拿著一串串的彩色紙鶴
有的學校會在現場唱和平之歌,
歌詞傳遞著「願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、願天空永遠蔚藍」的心願。
廣島市的學校,
從幼稚園起每個學生一個學期要交3隻紙鶴,
大量的舊紙鶴也會回收製作成畢業證去、公務員使用的信簽、明信片等等。
希望世界和平、不再有戰爭。
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
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位於和平紀念公園內,
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原爆史料館之一。
館內以大量的照片、影像、文獻,
以及當時倖存下來的衣物、時鐘、瓦礫等實物,
完整重現了1945 年8 月 6 日那一天的景象。
展區也規劃了互動式數位展示,
幫助後人更直觀地理解原爆的破壞力與後續影響。
如果你對原爆歷史特別有興趣,
這裡絕對值得深入參觀,
能讓人快速掌握二戰末期廣島的真實狀況。
不過,我自己實際參觀後的感受是,
館內的能量非常強烈,
雖然設計上沒有過度渲染,
因為文物過於真實、故事過於沉重,
參觀過程中會感受到一股壓迫感。
當天我走到最後都會覺得有些不舒服,
需要到外頭透透氣。
因此,我會建議: 想要深入了解歷史的人 → 非常推薦進去。
情感敏感或對戰爭題材較不耐受的人 → 可能要先有心理準備,
或者選擇只在園區戶外參觀。
原爆圓頂館
原爆圓頂館(原爆ドーム,A-Bomb Dome),
原名是廣島縣產業奨励館於1915年落成,
當時是一棟融合歐洲文藝復興風格的紅磚建築,
中央圓頂覆蓋銅板,
外觀相當洋氣,
在戰前的廣島被視為象徵性地標。
美國在廣島投下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後,
爆心地就在產業奨励館的上空約 160 公尺處,
因為爆炸衝擊波是由上而下,
建築物中央的鋼架圓頂與部分牆壁反而沒有完全倒塌,
戰後市民之間一度爭論要不要拆除,
更多人認為這是和平與核武恐怖的見證必須被保留下來,
提醒後人不要忘記那一天。
經過數次加固工程,
成為全球唯一保留至今的原爆遺跡。
導覽人員幫我們解說原爆前跟原爆後的圓頂館。
和平軸線
透過這次很深入的參觀,
我才得知有這麼一條和平軸線,
是公園的靈魂象徵追悼、反思與和平願景的視覺直線。
從南到北依序穿過:
-和平大橋(平和大橋)
-和平之火(平和の灯)
1964 年點燃至今,象徵在世界所有核武消滅之前火焰永不熄滅。
-原爆死難者慰靈碑
-原爆圓頂館
從慰靈碑往北望去,可以清楚看到碑、和平之火與圓頂館三者連成一直線。
廣島城
原爆後重建的重生象徵,
廣島城又稱鯉城,
原本是16世紀末毛利輝元所建。
1945年原爆時,
距爆心地僅1公里的天守閣瞬間被毀,
僅留下石垣與護城河。
現今所見的天守閣,
是 1958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的版本,
外觀恢復為五層八階的樣式,
內部改為博物館,
展示武士文化與廣島藩的歷史。
沒有電梯、真的很需要一鼓作氣往上爬。
登上天守閣,
可俯瞰廣島市區,
感受城市由廢墟走向重生的堅韌精神。
廣島成確定將於 2026年3月22日 關閉,
並以傳統木造方式重建天守閣 已規劃 再次重建天守閣,
所以這趟雖然好熱、還是一定要入內參觀天守閣。
7月實在太熱了,
城內沒有冷氣…
覺得好像待在烤箱內完全不想換裝拍紀念照,
如果你們秋、冬有參觀廣島城可以拍拍紀念照囉。
我對日本的歷史一直沒有特別深入了解,
對我來說參觀各式的城、天守閣,
最期待的~就是爬上最高的那一層,
往下俯瞰整個城市的風景。
很少寫這麼沈重的主題跟日本歷史,
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,
對歷史沒那麼大興趣的朋友,
廣島美食多多很值得來、也務必來到宮島找梅花鹿玩!
廣島美食2025最新版全攻略|廣島燒、牡蠣料理、星鰻飯、擔擔麵、拉麵、懷石料理、義大利餐廳、立食居酒屋&女性最愛自助午餐